网络信息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网络建设  国家法规  网络知识  公共服务  联系我们  补丁下载  2023年网络安全培训 
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常见问题>>热点问题>>正文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评价规范
2014-06-13 12:56   审核人: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是构成教学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决定传播质量的关键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数量在迅速增长。为了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保证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的质量。本规范通过定义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来规范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质量评价,同时对于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概述

1.1范围

本规范针对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提出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评价规范,包括框架结构和指标体系。本规范定义了课件和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等四个维度的特性,每个维度下包含有具体的评价指标,以最小的重迭描述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质量特性。 

本规范所针对的评价对象是作为最终产品或阶段性产品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本规范不具体规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产品进入到实际教学和培训活动之中后的应用方式或效果,一门合格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对它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相关制约环节(如教学安排、学习支持服务、辅助资源等) 

本规范中描述的多媒体课件是指结合某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学习单元而设计的、实施相对独立地、完整地用于训练、教学和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是基于单机版、以程序跳转形式表现的、以同步学习或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单元或Web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单元。多媒体课件大量采用图形和图象,动态模拟图或像等视觉媒体,揭示描述的客观事实、发生机理、发展过程、预期可能或必然出现的结果等,并附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回顾、知识扩展、探索、辅导和习题等内容。多媒体课件以光盘或网络为载体,分为单机版课件和网络版课件,单机版课件既可通过光盘运行,也可通过网络下载运行;网络版课件能够在浏览器中运行。 

本规范中描述的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和关于学习的评价体系,它是基于Wed传输的为完成某学科或领域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组织起来的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体系,它包括围绕特定学习目标而设计组织的学习内容、为实施课程而设计的交互性学习活动、以及为评价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测评等,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复合体。基本要素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测试和教学管理等教学环节。 

本规范不具体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开发过程的成熟度,不具体规范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工具和制作方式。 

12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定义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质量特性的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规范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评价,它适用于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生存期中对其质量的评价,包括在设计、开发、传输、使用等不同阶段上对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最终评价。 

本规范可供获取(acquisition)、开发(development)、使用(use)、支持(support)、维护(maintenance)或评审(audit)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的人使用。

 2.规范性参考文件

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下列规范中的条文: 

 CELTS-22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网络课程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s forEvaluating Web-Based Courses)20026月。

 3.定义

课件(Courseware) 

结合某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或学习单元而设计的、实施相对独立地、完整地用于教学、学习和训练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课程(Course)

结合某课程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为它们形成在某一学科的学力或某一套相关任务的能力而提供必要的知识或技能。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测试和教学管理等教学环节。也可能是某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课程内容(Course content)

一个课程的构成单元及其学习目标;向学习者授递的学科内容。

课程前需(Course prerequisite)

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课程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课程结构(Course structure)

描述课程的所有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前需条件和完成要求。

课程(体系)(Curriculum)

按照一个或多个教育专门方向组合而成的课程集合,或由较小的学习单元组合而成的集合。

学习难度(Educational difficulty)

学习对象对学习者而言的难易程度。

教学交互水平(Educaticnal interactivity level)

学习者与教学资源互动的程度。

典型学习时间(Educational typicaIlearning time)

一般学习者所需花费的时间。

教学目标(1nstructional objective)

教学的目的。

交互(Interaction)

学习者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

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往往以多媒体形式提供。

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

学习的周边条件。

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

对学习加以调控的有机整体。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Lesson)

包括学习内容和相关学习对象的教学单元,其中可能还包含学生考核部分,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掌握。

平台(PIatform)

是指使用某对象的硬件和软件的环境。

软件质量特性(Softwar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一个软件质量特性可被细地成多级子特性。

 4.规范体系

 41总体框架.

教育软件的评价有四种基本方法:总体分析法、指标体系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本规范采用指标体系法,通过一套特定的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质量属性。 

本规范从以下四个基本维度来评价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质量特性:

(1)课件、课程内容:指课件、课程内容本身的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这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质量的核心要素:

2)教学设计:支队课件、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测评方法的合理设计,这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区别于一般计算机软件的特色性维度;

(3)界面设计:指对学习者与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的设计,简便易用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是决定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4)技术:可靠、适当的技术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每个维度下包含有具体的评价指标。课件、课程内容维度有7条指标,用以评价了课件、课程内容本身的质量及组织结构。教学设计维度有14条指标,衡量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策略设计和测评方法设计。界面设计维度有9条指标;评价了影响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易用性的要素。技术维度有6条指标,评价了所采用技术的可靠性和适当性。整个规范共包括了36条评价指标。 

 

42界定方式

本规范从以下5个方面来界定评价规范的每个指标:

名称:每条评价指标的名称; 

约束性:对各个指标的约束性的描述,包括“必需”指标和“建议”指标。必需指标对于有效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面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一个多媒体课件或一门网络课程在该指标上不合格,则可以认定整个课件或课程不合格。建议指标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中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无法替代的; 

描述:对每个指标的简要解释; 

具体说明:说明了各个指标的含义的具体要点,也就是每条指标所针对的测评点; 

备注:对于各指标的关键内容进行举例或补充说明。 

 5.评价规范正文

维度1:课件、课程内容。课件、课程内容符合课程教学单元或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严谨,课件、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

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维度2:教学设计。课件、课程的教学设计良好,教学功能完整,在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策略以及学习测评等方面均设计合理,

能促成有效的学习。

 

维度3:界面、页面设计。指界面、页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

 

7、教学录像片评价规范

电视录像片是主要的教学媒体之一,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在传统教学和远程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我省高校电视

教材制作水平,特对制作技术提出具体要求;对成果评定制定以下标准。    ?

一、 录像片制作技术要求 

1录像片制作格式为Betacam SPSX或不低于Betacam SPSX的数字格式(DVCproDVcam格式)

2送审盘应为第一代完成版,即由素材通过线性编辑或非线性编辑系统编辑而成的原版节目。

3节目采用(TCL)记时,要求时码、控制磁迹连续。

4节目时间要求:

 (1)一分钟彩条信号(时码从00帧——5924),同时要有i000HOVU音频伴音;

 (2)45秒无声黑底信号(时码从100帧——14424)

 (3)正式节目从1450帧开始;

 (4)节目之后,加30秒无声黑底。

5信号质量要求:

 (1)节目图象画面应无跳动(特别是编辑点)、无闪动或变色、无信号失落,视频电平峰值不超过07V

 (2)节目声音无异常起伏,无失真,无背景噪声和干扰,音频电平峰值不超过+3dB

 (3)节目带一声道(CH,)为语言(解说、旁白、对话),二声道(CH2)为音乐和效果。

 (4)磁带无磁粉脱落或划痕,

6字幕版式要求:

 (1)字幕中不要出现标点符号;

 (2)职员表字幕中只允许出主创人员,每个工种不得超过2人;(3)职员表后的协作单位最多不得超过3

 (4)片尾字幕出现方式为滚动,以制作单位名称为落幅,两行字为一屏。

7片头、片尾要求:

 (1)一般片头长度控制在15秒钟以内;

 (2)1015分钟节目,片尾长度应控制在8秒以内;

 (3)1630分钟节目,片尾长度应控制在10秒以内;

 (4)3160分钟节目,片尾长度应控制在12秒以内。

二、电视录像片评审标准

电视录像片,特别是教学录像片的制作,技术含量高、投资大、周期长。因此,保证节目的制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 

评价每一部片子的质量等级,我们将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评定打分,具体标准如下:

 ()内容把握(35)

1、选题方向——是指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产生的新事物,在学校中对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或知识、技能增长有较明显的效果,应当

解决,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2、科学性——阐述的内容、观点要有科学性,要以科学为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3、主题的确立——主题明确,集中,深刻。

4、重点突出——关键问题或关键性技术环节交代是否清楚。

 ()表现形式(25)

1、整体创意性——对表现形式和结构形式的构想。提倡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形式和内容,统一和谐的创作理念。

2、表现手法——节目编制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丰富、灵活,能够调动各种创作和技术手段,把科学内容变化成视觉形象为表现和突出

主题服务。

3、节目包装——节目的包装形式和风格,力求精美、别致,赏心悦目。能够较好地与内容表现相吻合。

4、画面处理——画面的组接遵循剪辑基本原则,形成的画面语言能表达特定的内容;视觉上,感觉顺畅、自然,没有跳动、闪烁的现

象。

5、特技运用——根据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合理使用二维或三维特技,强化表现内容,增强节目的艺术效果和可视性。

(三)画面 (20)

1、科技含量———在明确科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镜头,调动各种手段深入挖掘可视形象,画面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关键画面能清晰、

准确地表达科学内容。

2、规范操作——技术操作示范符合科学和规范,人物仪表、仪容干净整洁。

3、技术质量——了画面色彩还原准确,焦点清晰,曝1光正确,信号稳定,无磁迹脱落或拉毛。    ?

4、字幕——准确、恰当、无错别字;提倡在段落、概念、定性、定量或不易理解的内容上配加字幕;形式活泼,美观大方;清晰,无抖动和拖尾。

5、艺术性一在表达内容清晰、科学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效果,画面的拍摄角度、构图、用光、镜头运动等具有艺术美感。

()声音(10)

1、解说质量:采用普通话,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情绪饱满,节奏适宜;录音效果完好,无失真和噪声干扰现象;音量无明显起伏。

2、讲课质量:吐字清晰,情绪饱满,节奏快慢有致;录音效果无明显失真和噪声干扰;音量无明显起伏。

3、同期声:同期采访录音要吐字清晰,无明显失真,无明显背景噪声干扰;同期采访内容要求同步打出字母。

4、效果声:应采用有利与表现内容的现场效果声。

5、音乐:选配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内容贴切,片头、片尾要选配音乐,提倡分段间歇配乐。音乐不能干扰解说。

   ()综合评价(10)

综合考虑节目的选题意义、内容实效、拍摄难度、制作成本及制作效率。

 

 

8、研究论文评价规范

科技论文是主要的教育技术成果之一。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教学经验和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晶,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我省高校教育技术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规范写作格式,特对学术论文提出具体要求;对成果评定制定以下标准。

一、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

   ()  科技论文的概念

科技论文是指人们为了总结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检索科技文献,进行科技管理所撰写的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及规范格式的文章。是论述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成果的一种科技文体。它的独特要求是:l、内容的科学性;?2、语言的双重性;3、内容的规范性;

   ()。科技论文的种类

根据科技文章的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科技论文:包括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2)科技报告:包括科技实验报告,科技考察报告,科学研究报告等。(3)科技信息文体:包括文摘、综述、述评、动态、年鉴等。

   ()  科技论文的构成要素

国家标准局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科技文献的国家标准,其中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规则》。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通常包括:

1题名:又称题目、标题;作为一篇科技论文,它的题名应该准确,简明,可供检索。准确,就是能准确、完整地反映论文引言:又叫前言,绪论等,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研究的动因、目的、内容、经过、意义等,以使读者对正文阅读前有一个大概了解。

正文: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取得成果的方式、方法,它是衡量作者科研能力的主要依据。正文一般包括:论点、论据、推理、假设、结论等。研究实验类的论文,正文一般包括:研究或实验目的,实验用的原材料,相关资料、实验经过、实验结果分析等。

7、结论:是论文结尾的总结性文字,它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创新意义,还可以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意见等。

8、谢辞:一篇论文在写作过程中,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为了对这些支持、协助者表示感谢,作者应当写上答谢的单位及个人,用词应当真诚、恳切。

9、考文献: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附录、致谢语、缩略语等)列出参考文献,一方面在于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及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查阅有关内容的全文。

二、论文评定标准

[注:参评的研家论文系校级以上(2校级)立项的课题,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公开发表的论文]

()论文选题 20

是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教育技术发展实践中新观点、新经验;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新结论、新技术、新发现。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述深度40

能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原理以及系统科学等理论深入浅出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述严谨、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文字文采20分语句通/顷,用词准确,观点鲜明,语言生动。无错别字、病句、半截句、重复句。

()  论文格式10

符合论文格式要求。

()  发表级别10

国际性或国内重点期刊、核心期刊以及省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2006421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长春大学信息化建设服务中心  |  电话:0431-85250257 0431-85250259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  邮编:130022